• (197)
  • (37)
  • (38)
  • (3)
  • (10)
  • (17)
  • (25)
  • (24)
  • (33)
  • (17)
  • (54)

文章相關:老學2014-09-10

《 老子 》理論建基的平台


筆者對於坊間的《 道德經 》著作,不時作出批評,有人會問:「你憑什麼認為你對《 道德經 》的理論就是老子的原意?」。筆者先借用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的一夕話,就形容他的著作《 老子他說 》,他大概這樣說:「坊間對於老子的註解眾說紛云,除非老子能「翻生」,向他問個明白?否則,只可以是各有各說,所以我這本書的名題叫:《 老子他說 》吧!」。

說實話,就像南老先生所說的,解讀老子誰是誰非?很難分得清楚,全憑個人對原著的理解。筆者不時批評某某學者誤解《 老學 》,如果某學者對自己的學問有信心,便應該拿出理據來反駁,並用論證來支撐自己的理論。又如果筆者的批評是全不合理,甚至是不理性的,那便更加毋需要動氣,所謂真金不怕洪爐火,因為沒有理據的批評,始終是站不住腳的。

對於古籍的註解,很難有一個定䅁,就算是有一個定案,也可能是一個「暫時」的定䅁,也可以說是適合這個「時空」的定䅁吧!有一天任何東西都有被推翻的可能性,但這個不要緊,任何學問都要建基於一個平台之上,也可說是一個暫時的台階,我們就在這個台階發表與批判,學問就是這樣從而增益的。

筆者解讀《 老子 》確實與坊間普遍的學者有所不同,因此筆者在批判有學術地位之學者的文章或言論之前,必定先要有非常有力的理據,才敢於提出來,可能包括:當時作者的時代背景、全書的中心思想(包括:道、虛、無、有、陰陽等概念)、作者的表述對象、解釋能否貫通上文下理及全書的中心思想、作者的寫作手法、古文字意思的考據、出土文獻等等 ……。而筆者除了指出坊間學者對老子誤解之處,還會把原文解讀一次,好讓喜歡思考的讀者理解後再「自行分析 」。

就出土文獻這方面,有人提出說現今出土的帛書及楚竹簡的文獻,並非能証明這是《 老子 》最原來的面貌,埋藏在中國眾多古墓裡的文獻,如果有一天被出土後,不能排除有更多的可能性,怎能一口確定說現今出土的帛書及楚竹簡版本是絕對正確的《 道德經 》版本?筆者對此是認同的!但要知道學問本身就是要建基於一個平台,他日出土的老子版本是怎樣的沒有人會知曉?我們不能憑空去對未出現的東西下定義,唯有可以就「現有的材料」而建立「現有的學問」,如果有一天再有出土文獻面世,那應該高興!那便加入成為硏究老子的其中一項材料,那是很自然的事。如果舊有的學問平台是牢固的,應該可接受更多的考驗與沖擊;如果舊有的平台實力不夠而被推翻了,那便嘗試理解新的詮釋。筆者認為:沒有一種事情是可以一勞永逸的,人生如此,學問也是如此。

後記:有不少喜歡硏究老子的朋友們,問及筆者對《 老子他說 》這部大師級著作的評價?筆者認為南懷瑾先生的文筆及學問都非常好!當中加插了不少與《 道家 》相關的歷史與故事,尤其將 《 道德經 》裡的文句任意發揮於古今的道理上,真是令人大開眼界,名乎其實的「老子他說」。如果讀者側重於原文註解方面,恐怕會略有失望。另一值得推介的原因,就是在上冊刊載了1973年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版《 老子 》甲本及乙本,讀者可自行比對現今坊間裡的通行本《 道德經 》在文句及字眼上的分別,這對於喜歡硏究老子的朋友們,應該有莫大的裨益。
 

版權所有©藏玄易社版權所有 | 技術支援:藝哲設計顧問公司
你是第 3011118 位訪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