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(197)
  • (37)
  • (38)
  • (3)
  • (10)
  • (17)
  • (25)
  • (24)
  • (33)
  • (17)
  • (54)

文章相關:其他2015-10-30

論《心經》中之「空」(二)


(...承接上文)以上對於佛家的「空」,作了關聯觀念的分析,接著以《心經》原文中的「空」論之,大概可分為以下三個部份。

空的照現
「般若」的觀照能力,與一般心識對現實經驗界的感覺、攝收完全是兩回事。人的能知能力的活動呈現出來,構成經驗世界、知識世界,是一種「有」 ,但這一切,仍須預設外境之獨立存在經驗之生起方有託體,知識之存在方有根,而非幻象;但佛教的「般若」正相反,「般若」是要將呈現出來的「有」消解,破除「有」的底據,故「般若」是一種消解的方式,它不是要成就一種對外境之知識,而是令你不再執著經驗對象的存在。正如在《心經》開首說:「觀自在菩薩,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,照見五蘊皆空」,這闡述對「空」的證悟,前提是以「般若」,在高度入定的狀態中才能觀照的。(「般若」梵文:Prajna,本義為「佛覺智慧」)

空的內容
《心經》裡「空」的核心用意為消解,這可解決小乘佛教不究竟之處,經文從「照見五蘊皆空」之後,便直破一切來自原始佛教以來說生命存在的概念與範疇,橫面的五蘊、十二處、十八界,縱線的十二因緣、四諦、甚至一切有,所得之境,均在破除之列,若將此「消解」之「空」義再深入分析,分別為:我空、色法空、一切皆空。(一)我空:人有「自我」之念,一切欲望由此而起,而「我」便成為看透真相的障隔。從五藴、十二處、十八界裡,佛家證明此中無我,因此「我空」就是拔除人生痛苦的來源。(二)色法空:「色」就是世間所呈現的物質;「法」是所有事物與現象,以至內心的活動,這均由緣起法而生,因此《心經》說「色不異空」與「諸法空相」。除此之外,佛家以法修持,但如果太執著於法,便等於左邊拒虎,右邊進狼,這亦是一種執著,因此到最後,仍須把法執去除。(三)一切皆空:即去除所有名相、概念的執著。我們活在一個相對的世界,所以有「無無明」亦相對有「無明」;有「無智」亦相對「有智」;有「無得」便相對「有得」,《心經》的空義,就是要指出去除對名相、概念的執著,消解世間一切的相對與分別心,才能一切皆空,臻至究極的境界。

空的作用
佛教指出:一切的恐懼其實來源自人的無知,不明白生命與世界的存在秘密,不了解「空」,於是對世界起了種種之執取與欲望,而不知這是一種顛倒,結果引致作業,因而受苦。佛教其中的意義,乃在於去除我們心中的障礙,參悟真理,自然能把恐懼消除,使心靈得到自在與安全感。再深層次,便是憑著般若智證「空」,徹底去除人間的一切痛苦,通往圓滿之境界。《心經》經文:「度一切苦厄」、「心無罣礙,無罣礙故,無有恐怖,遠離顛倒夢想,究竟涅槃。」就是這個意思。

結語:在佛教的經論中,對「空」之涵義的經論多不勝數,反觀《心經》對「空」所涉及多方面的問題,未有一一處理。因《心經》的面向始終以消解為主,這猶如把枝葉除去,令主體顯得更簡潔有力,這便是其可貴之處,因而也成為最受傳誦的一部佛教經典。


談錫永,《佛家名相》 (PP:21-33)(PP:239-259)
霍韜晦,《心經奧秘》(PP:7-17)(PP:49-76)(PP:105-132)
 

版權所有©藏玄易社版權所有 | 技術支援:藝哲設計顧問公司
你是第 3010384 位訪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