了解時代背景


要了解作者,可以先從時代背景着眼。當時老子身處於春秋末戰國時代,周王室日漸衰敗,各地諸侯互相吞併,戰事四起。打扙而令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,因此老子在其著作多次提出反戰的訊息,例如:「天下有道,卻走馬以糞」(戰馬用作耕田之用)、「小邦寡民」(希望諸侯們不互相吞併擴大,甘心維持小邦的現狀)、「以道佐人主,不以兵強於天下」、「夫兵者,不祥之器也」等等......

而當時的人才,便成為了戰爭的籌碼,因此老子「不尚賢,使民不爭」,如果政府不崇尚賢才,在沒有對比之下,人民便會減少爭鬥之心。「不貴難得之貨,使民不為盜」,如果社會沒有"值錢"與"不值錢"的價值標準,便可減少人性的貪婪,籍此提倡清心寡慾的社會風氣,由此可見老子的思想教育,都是由本源開始的。

由於政府腐敗,民不聊生,社會貧富懸殊,貪官橫行,剝削百姓就是指那些「服文釆,帶利劍,厭飲食,齎財有餘」的人。當時的人民作亂,主要是其生活上最基本的"三餐一宿"都成問題,因此老子說:「毋狎(狹 = 狹迫)其所居(居所),毋厭(壓 = 打擊)其所生(生計)」、「虛其心(清心),實其腹(要吃得飽)。」而當中的「其」字,是指"百姓"。估計當時國家已去到失控的地步,《 老子 》才會說到基本需要的重要性。

如果讀者能了解當時的社會狀況,對理解內文,會有一定的幫助。


 

版權所有©藏玄易社版權所有 | 技術支援:藝哲設計顧問公司
你是第 3026221 位訪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