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(197)
  • (37)
  • (38)
  • (3)
  • (10)
  • (17)
  • (25)
  • (24)
  • (33)
  • (17)
  • (54)

文章相關:易學2016-11-03

論宋明理學周濂溪之「誠」


「誠」代表毫無掩飾、誠懇,這是待人處世,出自真心的一種取態。觀宋明理學的大體,圍繞著「天道性命相貫通」的涵義,即天道的法則與人的心性融合,從實踐、認識的角度,就如《論語》的「下學而上達」、《孟子》的「盡心知性知天」,說明聖人必須透過道德的實踐,才可以彰顯。說到宋明理學,必定會聯想到周濂溪先生,他被後世稱為宋明理學的開山祖師,對往後的程氏兄弟、朱子的學問進路影響深遠。明代儒家學者黃宗羲說:「周子之學以誠為本」,說中了周濂溪的學問宗旨,是以「誠」的概念而貫通天人,下文將周子之誠為主題並作哲學分析。

「誠」的底據
周濂溪的哲學思想,當中包含以誠為根本的核心概念,主要表現在他的著作《太極圖說》及《通書》之上,而他的知識基礎來源,主要承繼《中庸》、《易傳》兩大材料,而這兩部經典,是先秦儒家建立本體論及宇宙論知識命題的依據。《中庸》:「誠者,天之道也;誠之者,人之道也。」,「誠」是《中庸》中之價值觀念,也是聖人之本,周子將之與天道貫通,使聖人境界之終極價值,等同於天之道;又《通書 • 誠上第一》:「誠者,聖人之本。『大哉乾元,萬物資始』,誠之源也。『乾道變化,各正性命』,誠斯立焉。」,《通書》卷首,開宗明義即談「誠」為聖人之本,而誠之源,乃天道陰陽資生萬物的創生力,這便為「誠」這概念建構有力的底據。

「誠」的內涵
周濂溪被評為「默契道妙」,這是關乎他對天道的積極體悟,《中庸》:誠者不勉而中,不思而得,從容中道,聖人也。誠之者,擇善而固執之者也。......自誠明,謂之性;自明誠,謂之教。誠則明矣,明則誠矣。唯天下至誠,為能盡其性。」,周子言「誠」本是天道之性,自然之中道,擇善而行,循天理之教化,便是聖人的典範。又《中庸章句集注》:「誠者,真實無妄之謂」,意思是不自欺欺人,真誠如實,為善去惡即是無妄,無妄則誠。而「誠」的道德涵義,可見《通書 • 誠下第二》:「聖,誠而已矣。誠,五常之本,百行之原也。靜無而動有,至正而明達也。五常百行非誠,非也,邪暗塞也。故誠則無事矣。至易而行難。果而確,無難焉。故曰:一日克己復禮,天下歸仁焉。」,周子於《通書》雖先從存在之理處論誠,然此天道之誠即等同人道之誠。周子說五常百行出於誠,五常百行乃人應有之行事,以誠為人之價值規範之根據。周子又說:「五常百行非誠,非也,邪暗塞也。故誠則無事矣。」,此是指五常百行若然沒有誠,五常百行便不成五常百行,而使五常百行不誠的主要原因在於有不正的東西阻塞,然而,此是否表示邪暗之阻不可被去除?不然,關鍵則在誠之恢復。此處之誠已暗含道德本心義,只是周子未明白表出而已。又《通書 • 誠幾德第三》:「誠無為,幾善惡。德,愛曰仁,宜曰義,理曰禮,通曰智,守曰信。性焉安焉之謂聖,復焉執焉之謂賢...」,周子之誠暗含本心義,但是,人之心同時有經驗心之一面。此處周子說「誠無為,幾善惡」,本心發動時雖自然而然地表現出其自身之善,可是,若就心之總體言,心不免兼有上升、下降之二幾,故說「幾善惡」。他又說「愛曰仁,宜曰義,理曰禮,通曰智,守曰信」,意思是此誠在彰顯種種道德行為。人若能安於此誠而行,即是聖;若稍有偏離而藉工夫恢復此誠,再執此誠而行,此即是賢。

「誠」的作用
「誠」可提升聖人之修養,《通書 • 聖第四》:「寂然不動者,誠也;感而遂通者,神也;動而未形,有無之間者,幾也。誠精故明,神應故妙,幾微故幽。誠神、幾,曰聖人。」,周子說誠是聖人之本,能感外物而通其理,達神妙之效(《易傳 • 繋辭》:「陰陽不測之為神」。神是透過用的概念來理解)。事物在變化之中,出現極微細不易察覺的先兆,稱為:機微,(《易傳 • 繋辭》:「幾者動之微」)聖人可透過誠的修養,達至能看穿事物變化的端倪(機微),這是「誠、神、幾」聖人的境界。又《通書 • 乾損益動第三十一》說:「君子乾乾不息於誠,必懲忿窒欲,遷善改過,而後至。」,周子說君子必須終日以誠而努力不息,去忿去欲,改過向善,這樣一來,才可以達到聖人的境界,這便是誠的功用,誠的功夫作得徹底,則能內聖外王。又《通書 • 家人睽復無妄第三十二》說:「是治天下觀於家,治家觀身而已矣。身端,心誠之謂也。」,周子言誠就有聖人氣象,由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終能臻至平天下。至於如何達到誠?周子說明:「誠心,復其不善之動而已矣。不善之動,妄也。妄復,則無妄矣;無妄則誠矣。」,周子認為心有不善則不能誠,誠能除妄,因為誠是自然具於本身的最高原理。

總結:周濂溪為宋明理學開展序幕,造詣有默契道妙之稱,他對於客觀面之體會 一一「天理」有積極的默契,這是重客的思想體系,這與他的學問進路有莫大的關係。周子崇《中庸》與《易傳》,這兩部經典都是以天道陰陽的法則再引申聖人的道德行為,觀周子所述的誠體為例,也是以天道觀為主體,而人是天道創生萬物的一部份,因此人之誠亦是依循天之誠而來的,另述神體、太極等都是同一個思路方向,由外在客觀的條件而進入個人主觀的心性,這可說是以客攝主的哲學思想。從周濂溪、張橫渠、程明道,乃遂步由客觀面之天道回歸主觀面之心性,使天道性命相貫通之思想模型得以建立,成為這時代的標誌。


勞思光:《新編中國哲學史》
牟宗三:《宋明理學演講錄》,《牟宗三先生全集》,《心體與性體》
唐君毅:《中國哲學原論(原教篇)》
唐君毅:《中國哲學原論(導論篇)》
黃宗羲:《宋元學案 • 濂溪學案》
杜保瑞:《周濂溪境界哲學進路的哲學體系探究》
 

版權所有©藏玄易社版權所有 | 技術支援:藝哲設計顧問公司
你是第 3026255 位訪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