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相關:催眠2021-10-08

催眠大師 Milton Erickson

 

 

談到二十世紀的催眠大師Milton Erickson (中文譯名:米爾頓  艾瑞克森),如果對於催眠有興趣的讀者,他的名字絕對不可不識。他生於1901年,終於1980年。Milton Erikson是天生色盲,在他十七歲時更罹患小兒痲痹症,需要以拐杖輔助走路,中年更要倚靠談到輪椅代步,但他以超強的意志力來克服身體的殘障及病痛,一生致力推動催眠學術,他是「美國臨床催眠學會」及《美國臨床催眠期刊》的創辦人,一生更常遊歷各處講學,為專業人士提供催眠訓練及個案諮詢。他敢於顛覆傳統和理論,強調彈性、務實、結構取向的治療方式,他以創意來發展許多關於心理治療的解決方案,誘發個案的自助潛能,使病人得到生活上的改善。

以下為催眠愛好者介紹一部經典的催眠書籍《Experiencing Erikson》,中文翻譯本:《艾瑞克深 - 天生的催眠師》,著者:傑弗瑞 · 薩德。全書的主旨以輯錄Milton Erikson 主理及協助處理的催眠個案有關,由第二身的角度去敍述,包括:Milton Erikson 的太太、好友、學生、以及拜訪者去細說他對於催眠的一點一滴。Milton Erikson 對於催眠有其獨特的見解,以下從這四個方面去分析,包括:學習催眠之路、預測、個案分析、技巧,最後是讀後感想及結語。

1. 學習催眠之路:Milton Erikson的催眠技巧都是自學的,沒有師承任何一個學派,由於沒有前人的枷鎖,他的催眠之路,自然沒有跟隨前人的步伐,而是開創一條屬於自己的路。

2.預測 :Milton Erikson喜歡預測人在情緒上所表現的行為,他不時坐在球場旁,仔細觀察各人,並預測那人會早走離場。他常常表現出令人驚嘆的觀察力,例如:他能憑着筆跡,可推斷病人來自的國家;又例如:他看到一位病人,便看着她說:「妳不是媽媽的最愛,但卻是祖母或外婆最疼愛的孫女。」。Milton Erikson不時激發他的學生們去發展預測行為的能力 ,並且運用在診斷和治療上。例如:他會給學生們一本小說,但僅可讀第一節,然後要他們去預測最後一節的結局,原理是一本書的結局,脈絡早已在第一章節埋藏了伏線。Milton Erikson準確的預測能力,源於自我勤奮訓練的成果,他能留意任何可能的隱微線索,對病人的背景往往開口即中,這樣能提升威信,有助增加病人對他的信心。能擁有超凡的評估能力,對個案治療的重點,便會更有把握,務求能對症下藥,一擊即中!

3.個案分析:Milton Erikson是色盲,也是長期飽受小兒麻痹症病情影響,要以輪椅代步。由於他的身體狀況與普通人有着明顯的差異,因此他深深明白到每個病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,病人們都來自不同的家庭背景、工作、個性、病情,還有外在的客觀因素等等,他不喜歡理論框架,作風是去除一切罐頭模式的理論及治療手法,着重每個個案都是獨一無二的,並對每個個案都謹慎思考和分析,才想出一套度身訂造的治療方案。

4.技巧:Milton Erikson的獨特之處,能將每個個案都觀察入微,很快能找出問題的重點,而處理個案時往往不會「直撃要害」,以曲線隱喻的導向方式,由病人預約開始,及至與病人會面傾談時,常以說故事的形式暗中植入隱喻,使病人不自覺地接收故事中的含意,這亦是他以曲線「不直擊要害」的技巧。因為他深知潛意識有自我保護機制,催眠師的導入必定是「外來性」的,因此直接導入潛意識的效果未必最佳,他喜歡以引導的手法,令潛意識的那個我有所認同,從而自發性地在行為上作出改變。以達至良好的治療效果。

5.感想及結語:Milton Erikson 不着重教授傳統催眠的理論、步驟及導入法,因為他深深相信每個人的潛能,是別人無法估量的,每位催眠師都能發展出一套屬於自己的方向。他之所以能夠成為一代催眠界的宗師,源於他對催眠的熱誠,努力學習,仔細分析每一個案,不厭其煩的對病人用心治療,再加上他的個人特質與專長,以及他對於催眠的理念,成果獲得後世認同,並成為一個劃時代的新學派。希望藉此書能探索這位催眠界的巨星之餘,也能令我們得到裨益及啟發。

 

版權所有©藏玄易社版權所有 | 技術支援:藝哲設計顧問公司
你是第 3010461 位訪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