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相關:老學2013-11-11

寵辱若驚


「受寵若驚」這句成語,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,但原來這句甚為普及的成語,源出自《 道德經 》今本第十三章的一句「寵辱若驚」。凡出自《 道德經 》裡而演化出來的成語,全都與原著的意義不盡相同,而這句也不例外。

《 道德經今本 》第十三章原文:

「寵辱若驚,貴大患若身」。何謂「寵辱若驚」? 寵之為下也,得之若驚,失之若驚,是謂「寵辱若驚」。 ……

「寵辱若驚,貴大患若身」,相信是上古時代的一句古語,老子的寫作手法,喜歡在每章節的開首,先拋出一句古語,然後作解釋後再補充自己的見解,在全本《 道德經 》裡,有不少章節也運用了類似的寫作手法。而「寵辱若驚,貴大患若身」這兩句都相信是上古時代的金句,包含了兩方面的概念,筆者在前多篇的文章裡,已寫下「貴大患若身」的解釋及坊間的書籍如何誤解,讀者可參閱本社的《 老學文集 》。

「寵辱若驚」這句古語,解作:受寵與受辱皆引起情緒上的震驚。至於那句「何謂「寵辱若驚」? 」解作:什麼叫做「寵辱若驚」呀? 「寵」解作:被愛戴、寵愛、得到重視;而「辱」就是「寵」的相反詞,解作:侮辱、被輕視。這是兩種極端的表現,老子一貫喜歡運用陰陽的兩極去說理,而在兩者中,一般人都渴望被愛戴或被寵,但老子卻認為:「寵之為下也」,這句解作:「寵」並不是一件好事情。之後那句「得之若驚,失之若驚,是謂「寵辱若驚」。」這句解作:習慣了得寵或被愛戴的感覺,當稍一不合心意,便會驚怒;(當外在條件因素改變了)到失寵或被輕視的時候,便會使人感到情緒低落、不安、驚怒。這便叫做:「寵辱若驚」。

現在說一些例子:在八十至九十年代,陳慧嫻相信是香港當時炙手可熱的女歌手,從十八歲出道後,可謂一帆風順,集唱片公司及歌迷萬千寵愛於一身,正當歌唱事業發展得如日方中時,她毅然暫別樂壇而到外國讀書。雖然如此,其唱片公司(寶麗金)仍游說她趁假期時間,繼續灌錄唱片,結果成績不俗,當中更以《 紅茶館 》一曲,獲得那年的十大中文金曲。當她完成學業返港後,再戰樂壇。兩年之後,因寶麗金人事變動,加上工作得不稱心,於是便轉投新藝寶唱片公司發展,但經歷一段時間後,也相同感覺到工作之不如意,再加上事業開始走下坡,而引發了情緒的焦慮症。

陳慧嫻由18歲出道至30歲前,一切都太順境,習慣了萬千寵愛的感覺,慢慢地將一切「最佳的待遇」,都變成了理所當然的事。當有一天,客觀的條件改變了,得不到「最佳」的時候,心理上便要承受失落感。因此很多曾經上過事業高峰的藝人,如果心理上不懂得「轉營」,高峰過後,便是失落的開始!打一個比喻:花開得最燦爛的時候,便是凋謝的開始;但植物懂得自然地將「花」轉化為「果實」,再跌在泥土上,慢慢地等待另一新生命的開始,到種子發芽,再長成草木,繼而開花 ……,這便是自然界萬物的規律 ── 人生也是如此。

人活得快樂與否,很難有一個準則,全在乎比較。對於曾經長時間「受寵」的人來說,實在是人生裡的一個「包袱」,如果不能放下,當時移世易,自己的有利條件不再,便要承受心靈上的不快與失落。而《 道家 》的旨要,層次更高!不是要我們放下「包袱」;而是不要讓「包袱」發生。

「寵辱若驚」這句說話的深層意義,就是提醒我們不要看重「被愛戴」與「被輕視」的感覺,因為「寵」與「辱」都可以說是事物發展過程興衰的付帶品,如果明白「道」的哲理,對世事的得失與褒貶,都能處之泰然 ,才不致被「寵」與「辱」的感覺困擾自己。

其實《 道德經今本 》第十三章的主旨,就是要提醒領導者,怎樣免卻「人性」中的「寵辱若驚」,老子認為:人往往只看重自己的名聲、自己的感受、自己的利益、自己的什麼什麼 …… ,有這樣的想法,一定不能成為一位好的領導者。如果能做到「寵辱若驚」的下一句  ───「貴大患若身」,將自身利弊的顧慮拋開,把天下的憂患,都當成自身的難題,這樣的領導者,人民就可以把管治天下的責任交托予他。
 

版權所有©藏玄易社版權所有 | 技術支援:藝哲設計顧問公司
你是第 3010504 位訪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