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相關:老學2014-05-30

「民主」與「民本」思想


談起國家管治體制,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文化,時至近世紀,「民主思想」可謂是這個大時代的標誌,其實中國遠在先秦時代,也有相類似的概念,稱為:「民本思想」,兩者究竟有什麼共通點?而兩種思想又有什麼差異呢?以下跟大家從當中的內涵分析 ……

【 民主思想 】
我們可先從「民主」這兩字說起,這字源來自古希臘語,後譯英語為:Democracy,意義是:由人民來做主。內涵就是包含一種自由意志,是非獨權、非帝制、非世襲的一種選舉領袖方式,意思即是國家的「管治政權」由民選而產生,體制法治由人民自主決定而組織,由人民的主流思想來決定自己在社會裡擔當什麼樣的角色。民主思想的內涵有不少,但如果要簡單來說,終極的目標就是能對領導者發揮有效的「制衡」,使「不濟」的國家領導者能依法的下台,交替管治國家的重任。

【 民本思想 】
「民本思想」簡單來說,就是一種「以民為本」的治國精神,遠在中國的先秦時代,也有這種概念的存在,其中的表表者,非《 道德經 》莫屬,全書除了闡釋道、陰陽,還提出了一套效法「道」的治國法則 ,後人稱為:「無為而治」,其實除了「無為」以外,老子的「民本思想」,也是呼之欲出的,從《 道德經 》中不少的章節也有「民本思想」的表述。老子喜歡以「陰陽」說理,而領導者的「相對面」便是人民,如領導者能充份理解「相對面」(人民)的所需所想,社會必定能和諧。古語有云:「民之所欲,天必予之」,因此效法「道」的治國方法,老子認為是層次最高的。

【 兩者比較 】
「民主」與「民本」思想,其共通點都是以人民的所想所求為依歸。其差異在於「民主」制度是依法治施行的;而實踐「民本」的施政方針,僅源出於當權者的「自發性」,下任的領導人會否繼續以「民本」治國?那是天曉得的事。今朝的明君,他朝的領導可以是昏君,國家領袖的選擇權始終不在人民手裡,如遇上昏庸腐敗的政府,人民唯一的方法就是用血肉來推翻政權,必然會帶來生靈塗炭。從中國歷來的治國理念裡都不存在「民主」,直至孫中山先生推翻帝制,政制法治才得到改革,但之後上場的當權者還未曾真正下放權力予人民,至今亦然,此乃戀權之故。

「民主」為當世紀的大勢所趨,獨權如俄羅斯也來參予「民主」這一套,但只是一個民主的美麗包裝,並無民主之實。而泰國、菲律賓等國也何嘗不是實行民主選舉,但結果怎麼樣?大家可有目共睹的。總結,治國之道,沒有一種方式是完善的,在不同時代、地域、文化會有不同的管治制度衍生,盲目地複製他國的管治方式,未必是一件合適的事情,因此進行改革前必先要深思熟慮,進程切忌操之過急,希望中國亦會慢慢地循著開明之路走進。

版權所有©藏玄易社版權所有 | 技術支援:藝哲設計顧問公司
你是第 3026295 位訪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