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相關:老學2016-09-21

儒道兩家之「安身立命」觀

前言:
從古到今的聖賢大義,其目的不離開導人如何安身立命,因為人在短短一生中,大多數不如一帆風順,波瀾起伏乃在所難免,如何安頓心靈,或使人生活過得更有意義,這是歷代儒、道兩家鍥而不捨的工作,以下就這兩大家派對於安身立命的涵意作分析。

儒家:
孟子說:「莫之為而為者,天也。莫之致而致者,命也。」凡在人力範圍以外的,都歸於天命,而「命」就是個體生命的限制。孟子認為我們要知命,必須有立命的工夫,這便是儒家所提倡的道德實踐,正視人生的命限,就算不能成功,卻可以成仁,就算犧牲性命,來成就大義,也在所不惜,像孔子所說的「殺身以成仁」。由此可理解儒家的價值觀是以仁義為首的,超越了世俗的功利,也突破了世俗聽天由命,一切諉諸天命的想法,若合乎仁義之事,則「明知不可為而為之」,這成為了對後世影響深遠的「義命分立」思想。而儒家仁義的面向,以生民立命,這是由個體推展到羣體上,為民濟困扶危,這便是儒家安身立命的理想。

道家:
《老子》第十六章:「致虛極,守靜篤。萬物並作,吾以觀復。天物芸芸,各復歸其根。歸根曰靜,是謂復命。復命曰常。知常曰明,不知常,妄作凶。」老子的「常」乃萬物興作的恆常規律,而「知常」就是明白天命規律之道,人亦是天物芸芸中之其一,因此老子對「命」的定義,是自然,而安頓生命的態度乃效法天道之無為。老子對於人的物欲,感觀上的刺激,都認為是不必要的,因此說「是以聖人,為腹不為目」,才不致被慾望蒙蔽了自然的本心,這亦是道家的修養功夫之一。而對於人為刻意的標榜,老子認為是有違自然的,所以也予以否定,例如:貨利、名位、知識、仁義等,可見於《老子》第十九章:「絕聖棄智,民利百倍。絕仁棄義,民復孝慈。絕巧棄利,盜賊無有。」而以上這一切,只會引起人的競爭與爭奪心,老子認為社會之亂,即由此起;如果社會能復歸純樸,就等同回歸天道的本源,便能「各復歸其根」,自然而然的安身立命。而道家另一位代表人物:莊子,他的安身立命之說,則以超脫人的個體形軀之私,達至無功、無名、無我的境界,能同於大通,與化同遊,與天地精神自然體合為一,鯤可以化鵬,莊周亦可化蝶,這樣便能乘物遊心,不為物累,令人縱使面對多艱難的現實困境,都能以心化物外,突破生命的有限性,因而活得逍遙,此乃莊子的安身立命之道。

綜合分析:
儒、道兩家的理論,其共通之處,均能以修養功夫來突破現實生命的界限,其目的莫不是令人能在逆境中安頓生命,但由於兩家的價值觀不同,因此其安身立命的取態亦各異。儒家對於世俗的功名,不加以抹煞,以良知理性的批判,把人的本能慾望,轉化為道德的人生,並推而廣之,利己利人,實踐道德的生命責任與義務,來達至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的目標;道家的理想人生,則順從自然,見素抱樸,少私寡欲,不為物礙,與天道合一。以筆者認為:道家的理論層次較高,若社會一切都能復歸本源,便能「無為而無不為」,達至不治而治的社會境況。但現實歸於現實,現代社會以物質、享受、名利掛帥,人類的慾望永無止境,就像一輛急速追求上述種種的列車,而道家的學說,也可以比喻為「煞車機制」的理論,《老子》第四十四章說:「知止不殆,可以長久」,意思是懂得適可而止,才可以長久下去。再比喻說列車就算不能停下來,最低限度也能把速度減緩,不至出現於物極必反的惡果。儒家的理論,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」(意思是:君做好君的本份,臣做好臣的本份...)有規有矩,不得僭越,如此理論,很容易得到領導者的認同,在社會上實踐起來,也較易發揮其效用,因此儒家對中國的政治制度之影響力,實比道家深遠。

註:
1. 「鯤化鵬」鯤魚變成大鵬鳥的故事出自《莊子•逍遙遊》
2. 「莊周化蝶」莊周夢見自己變成蝴蝶?還是蝴蝶夢見自己變成莊周?「莊周夢蝶」的故事出自《莊子•齊物論》

 

版權所有©藏玄易社版權所有 | 技術支援:藝哲設計顧問公司
你是第 3010378 位訪客!